身赴田壟提能力 追逐“薯”光照農戶
身赴田壟提能力 追逐“薯”光照農戶
時間:2023-02-21 05:24:53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春天播撒種千傾,陌野耕鋤趁季忙。2月18日-19日,黨委書記、校長杜紅衛帶領我校馬鈴薯科研團隊一行在鄖縣南化塘鎮化山村、鄖西香口孟川村開展了馬鈴薯、玉米、大豆復合高效種植模式技術試驗示范,探索教研生產融合發展,實現理論實踐緊密結合。他們從三尺講臺走向田野,把書本知識向一線延伸,將專業技能向勞動成果轉化,身赴田壟提能力,撲下身子轉作風,追逐“薯”光,讓 “薯”光照亮農戶。
此次活動邀請到華中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馬鈴薯生物學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湖北省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宋波濤和國家蔬菜改良中心華中分中心副主任夏軍輝現場指導;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科長官玉范,以及市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站、種子管理局、鄖西縣農業農村局及相關鎮村負責人參加活動。
“薯玉豆”是農業農村部2022年以來在全國主推的技術,馬鈴薯、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一地三種三收”。2壟4行馬鈴薯,種植密度與單作相比基本保持不變,單產平均增加2-4成;1壟2行玉米密植,利用邊際效應實現穩產;收獲馬鈴薯后種植一季大豆。改單作為立體套作、改等行為寬窄行種植,實現馬鈴薯增產、玉米產量不減、增收一季大豆,是傳統間套種技術的創新發展。
據悉,我校馬鈴薯團隊主持的《馬鈴薯引種繁育與生態高產示范》項目已選育3個適應十堰區域的高產優良品種,為該模式推廣奠定了基礎。

此次活動邀請到華中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馬鈴薯生物學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湖北省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宋波濤和國家蔬菜改良中心華中分中心副主任夏軍輝現場指導;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科長官玉范,以及市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站、種子管理局、鄖西縣農業農村局及相關鎮村負責人參加活動。

“薯玉豆”是農業農村部2022年以來在全國主推的技術,馬鈴薯、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一地三種三收”。2壟4行馬鈴薯,種植密度與單作相比基本保持不變,單產平均增加2-4成;1壟2行玉米密植,利用邊際效應實現穩產;收獲馬鈴薯后種植一季大豆。改單作為立體套作、改等行為寬窄行種植,實現馬鈴薯增產、玉米產量不減、增收一季大豆,是傳統間套種技術的創新發展。
據悉,我校馬鈴薯團隊主持的《馬鈴薯引種繁育與生態高產示范》項目已選育3個適應十堰區域的高產優良品種,為該模式推廣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