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科技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十堰市科技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計算機應用(090100)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者。
三、基本學制
3年。
四、培養目標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面向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領域,培養從事計算機及相關設備的使用、維護、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軟件與硬件操作、辦公應用、網絡應用、多媒體應用和信息處理等操作或產品銷售,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職業范圍
序號 | 對應職業(崗位) | 職業資格證書舉例 | 專業(技能)方向 |
1 | 辦公自動化 | 計算機操作員中級工 | 計算機應用 |
2 | 計算機信息管理 | 信息管理員 | 軟件與信息服務 |
3 | 計算機網絡管理 與綜合布線 | 網絡布線與管理員、網絡搭建與管理員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4 | 網店編輯 | 網絡編輯員、計算機網絡管理員、計算機操作員 | 網店編輯 |
六、人才規格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以下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技能:
(一)職業素養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自覺遵守行業法規、規范和企業規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團隊協作能力和客戶服務意識。
3、具有計算機應用相關的信息安全、知識產權保護和質量規范意識。
4、具有獲取前沿技術信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5、具有熟練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二)專業知識和技能
1、具有熟練的中英文錄入能力,掌握文字排版技能。
2、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具有熟練操作計算機和應用辦公軟件的能力。
3、具有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和技能。
4、具有計算機應用領域常用工具軟件的應用能力。
5、掌握計算機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具有開發計算機簡單功能應用的能力。
6、具有多媒體素材處理、簡單的動畫設計能力。
7、具有使用數據庫工具開發計算機簡單功能應用的基本能力。
8、掌握網頁設計與制作的基礎知識和規范要求,具有建立網站、制作網頁的能力。
9、具有計算機的硬件拆裝、系統組裝和簡單故障排除及維護的能力。
10、掌握電子商務相關知識,具有能熟練使用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的能力。
七、課程設置及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
公共基礎課包括思想政治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公共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基礎課。
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技能)方向課,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含校內外實訓、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
1.公共基礎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學時 |
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依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20 年版)》基礎模塊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4 |
2 | 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 | 依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20 年版)》基礎模塊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3 | 哲學與人生 | 依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20 年版)》基礎模塊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8 |
4 | 職業道德與法治 | 依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20 年版)》基礎模塊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5 | 語文 | 依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 年版)》開設,并注意體現專業特色 | 140 |
6 | 數學 | 依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2020 年版)》開設,并注意體現專業特色 | 140 |
7 | 英語 | 依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2020 年版)》開設,并注意體現專業特色 | 140 |
8 | 歷史 | 依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歷史課程標準(2020 年版)》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70 |
9 | 藝術 | 依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課程標準(2020 年版)》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10 | 體育與健康 | 依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0 年版)》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82 |
11 | 物理 | 依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物理課程標準(2020 年版)》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12 | 信息技術 | 依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0 年版)》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02 |
2.專業技能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學時 |
1 |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 了解計算機的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配裝計算機,安裝計算機系統軟件、常用應用軟件及簡單網絡應用工作流程,掌握個人計算機的硬件拆裝、軟件安裝、外設連接與配置,能診斷與排除計算機硬件簡單故障。 | 68 |
2 | 數據庫應用基礎 | 了解數據庫的相關知識,掌握主流數據庫管理系統安裝、創建數據庫、訪問及修改數據、設計窗體、備份與還原、安全管理、數據連接等相關技能,熟悉SQL查詢語言的語法知識與應用方法,能應用網絡數據庫與其他辦公軟件進行數據交互,開發簡單的C/S架構網絡應用程序。 | 108 |
3 | 圖形圖像處理 | 了解圖形圖像處理及相關的美學基礎知識,理解平面設計與創意的基本要求,熟悉不同類型圖形圖像處理業務的規范要求與表現手法,掌握應用平面設計主流軟件進行圖形圖像處理的相關技能,能使用相應軟件進行圖形繪制、圖文編輯、圖像處理等業務應用。 | 114 |
4 | 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 | 了解計算機網絡的類型、組成、應用等基礎知識,熟悉網絡工作原理、網絡協議和網絡規劃相關知識,掌握簡單局域網搭建及應用、網絡設備的基礎配置、網絡服務器安裝與調試等基本技能。了解信息安全的相關知識,掌握防火墻的配置和網絡安全管理。 | 108 |
5 | 動畫設計 | 了解網頁二維與交互動畫制作的基礎知識,理解動畫形成原理,掌握二維動畫元素繪制、動作編輯、交互控制、動畫集成發布等相關技能,能應用二維動畫設計和網頁制作主流軟件進行動畫與簡單交互設計。 | 114 |
6 | 網頁設計與制作 | 了解網頁設計與制作的基礎知識和規范要求,熟悉HTML和腳本語言相關知識,掌握站點創建、網頁元素編輯、表格應用、層和框架布局、網頁行為添加、樣式與模板應用、表單元素使用等相關技能,能應用主流網頁設計軟件進行不同風格的簡單網頁設計以及簡單網頁代碼和腳本編寫。 | 152 |
7 | 電子商務應用 | 了解電子商務相關的法律法規、行業政策和網絡安全常識;了解網絡零售市場的基本特點,電子商務B2B、B2C、C2C等典型電子商務運營模式;掌握網絡零售的主要交易流程,能進行網絡商情信息的處理加工;熟悉網上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業務;能應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網上商店的搭建和目常商務交易處理。 | 114 |
8 | 店鋪運營 | 了解網店運營的規范與流程,明確網店運營的核心工作內容;能獨立完成網店整個交易過程;能美化網店頁面,制作商品展示頁面;能根據不同商品類型正確進行商品分類、編碼等,提煉商品賣點;能根據網店運營目標,選擇合適的網絡營銷工具,推廣店鋪,做好客戶服務,實現交易。 | 108 |
9 | 網絡營銷實務 | 能選擇恰當的站外營銷推廣方法,正確操作相關工具軟件,增加網站的流量;能根據第三方平臺規范及特點,選擇適合自身的平臺內部營銷推廣方法,正確操作后臺;能根據網站營銷的不同階段,運用網站分析工具監測網站指標的變化,實現監測推廣效果的目的。 | 114 |
10 | 常用工具軟件 | 掌握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虛擬機、特殊文檔編 輯與格式轉換、翻譯工具、網絡管理與數據傳輸、即時通信、信息安全、云辦公、數碼產品及移動設備連接和數據傳輸、多媒體信息處理等常用工具類軟件的應用技能。 | 108 |
11 | 電子商務物流 | 了解電子商務物流中倉儲配送的工作職責;掌握倉儲管理和配送系統的操作方法,能對客戶的網絡訂單進行處理;能按照安全規范,熟練使用各種包裝設備,準確迅速地完成物品的包裝、封裝等基本操作;能對單據進行管理與跟蹤,合理安排退換貨流程。 | 114 |
12 | 市場營銷 | 了解市場營銷的核心概念和營銷理念;掌握市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市場細分、市場選擇、市場定位的基本原理;了解市場營銷組合的基本原理,掌握實施營銷組合策略的基本方法。 | 108 |
13 | 溝通技巧 | 了解客戶心理知識;掌握與客戶溝通的技巧與方法;能通過電話或網絡即時通信工具有效明確地向客戶傳達服務信息、態度;能通過準確解讀客戶信息;掌握客戶想法、感受與態度;會對客戶進行有利于問題解決的提問、傾聽、表達。 | 114 |
14 | 信息安全 | 了解網絡安全的相關知識,理解網絡信息安全規范及構成網絡安全威脅的原理與防御機制,掌握網絡病毒防范、網絡安全漏洞修復、網絡數據保護、網絡攻擊防御、網絡安全策略編制、網絡設備日常維護和網絡故障排除相關技能。 | 114 |
3.頂崗實習
認真落實教育部、財政部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保證學生頂崗位實習的崗位與其所學專業面向的崗位群基本一致。在確保學生實習總量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需要,通過校企合作,實行工學交替、多學期、分階段安排學生實習。
八、教學時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學年為52周,其中教學實際40周(含復習考試),累計假期12周,周學時為28學時,頂崗實習按每周30小時(1小時折合1學時)安排,3年總學時數為3204 。其中公共基礎課學時為990學時,專業技能課學時為1558學時。
(二)教學進程安排
課程 | 序號 | 課程名稱 | 總學時 | 其中 | 學期 | |||||||
理論 | 實訓 | 1 | 2 | 3 | 4 | 5 | 6 | |||||
17 | 18 | 19 | 18 | 19 | 20 | |||||||
公共 | 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34 | 34 | 0 | 2 | ||||||
2 | 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 | 36 | 36 | 0 | 2 | |||||||
3 | 哲學與人生 | 38 | 38 | 0 | 2 | |||||||
4 | 職業道德與法治 | 36 | 36 | 0 | 2 | |||||||
5 | 語文 | 140 | 140 | 0 | 4 | 4 | ||||||
6 | 數學 | 140 | 140 | 0 | 4 | 4 | ||||||
7 | 英語 | 140 | 140 | 0 | 4 | 4 | ||||||
8 | 歷史 | 70 | 70 | 0 | 2 | 2 | ||||||
9 | 藝術 | 36 | 36 | 0 | 2 | |||||||
10 | 信息技術 | 102 | 34 | 68 | 6 | |||||||
11 | 體育與健康 | 182 | 0 | 182 | 2 | 2 | 2 | 2 | 2 | |||
12 | 物理/化學 | 36 | 36 | 0 | 2 | |||||||
小計 | 990 | 740 | 250 | 24 | 22 | 4 | 4 | 2 | ||||
專業技能課 | 專業核心課 | 1 |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 68 | 34 | 34 | 4 | |||||
2 | 數據庫應用基礎 | 108 | 36 | 72 | 6 | |||||||
3 | 圖形圖像處理 | 114 | 38 | 76 | 6 | |||||||
4 | 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 | 108 | 36 | 72 | 6 | |||||||
5 | 動畫設計 | 114 | 38 | 76 | 6 | |||||||
6 | 網頁設計與制作 | 152 | 76 | 76 | 8 | |||||||
7 | 電子商務基礎 | 114 | 38 | 76 | 6 | |||||||
8 | 店鋪運營 | 108 | 36 | 72 | 6 | |||||||
9 | 網絡營銷實務 | 114 | 38 | 76 | 6 | |||||||
選修課 | 10 | 常用工具軟件 | 108 | 36 | 72 | 6 | ||||||
11 | 電子商務物流 | 114 | 76 | 38 | 6 | |||||||
12 | 市場營銷 | 108 | 108 | 0 | 6 | |||||||
13 | 溝通技巧 | 114 | 76 | 38 | 6 | |||||||
14 | 信息安全 | 114 | 38 | 76 | 6 | |||||||
小計 | 1558 | 704 | 854 | 4 | 6 | 24 | 24 | 26 | ||||
周學時 | 28 | 28 | 28 | 28 | 28 | |||||||
軍訓、入學、畢業教育 | 84 | 56 | 28 | 56 | 28 | |||||||
綜合實訓 | 0 | |||||||||||
頂崗實習 | 600 | 600 | 20W | |||||||||
合計 | 3204 |
(三)教學時間分配表
學期 | 理論 教學周 | 實訓 教學周 | 復習 考試 | 入學、畢業教育 | 軍訓 | 機動 | 寒、暑假 | 合計 |
第一學期 | 17 | 1 | 1 | 1 | 1 | 5 | 26 | |
第二學期 | 18 | 1 | 1 | 6 | 26 | |||
第三學期 | 19 | 1 | 1 | 5 | 26 | |||
第四學期 | 18 | 1 | 1 | 6 | 26 | |||
第五學期 | 19 | 1 | 1 | 5 | 26 | |||
第六學期 | 15 | 2 | 1 | 1 | 1 | 20 | ||
合計 | 27 | 150 |
九、教學實施
(一)教學要求
1.公共基礎課
公共基礎課教學要符合教育部有關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按照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功能來定位,重在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創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職業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專業技能課
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結合企業生產與生活實際,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大力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在課程內容編排上,合理規劃,集綜合項目、任務實踐、理論知識于一體,強化技能訓練,在實踐中尋找理論和知識點,增強課程的靈活性、實用性與實踐性。
(二)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要更新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教學管理要有一點的規范性和靈活性,可實行工學交替等彈性學制。要合理調配專業教師、專業實訓室和實訓場地等教學資源,為課程的實施創造條件:要加強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改革教學評價的標準和方法,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保證教學質量。
十、教學評價
由學校、學生、用人單位三方共同實施教學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專業綜合實踐能力、“雙證”的獲取率和畢業生及就業質量,專兼職教師教學質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多元化教學質量評價標準體系。
(一)課堂教學效果評價方式
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主要包括筆試、作業、課堂提問、課堂出勤、上機操作考核以及參加各類專業技能競賽的成績等。
(二)實訓實習效果評價方式
1.實訓實習評價
采用實習報告與實踐操作水平相結合等形式,如實反映學生對各項實訓實習項目的技術水平。
2.頂崗實習評價
頂崗實習考核方面包括實習日志、實習報告、實習單位綜合評價鑒定等多層次、多方面的評價方式。
十一、實訓實習環境
本專業應配備校內實訓實習室。
校內實訓實習必須具備計算機操作實驗室、網絡實訓室、圖像處理實訓室實訓室,主要設施設備及數量見下表。
序號 | 實訓室名稱 | 主要工具和設施設備 | |
名稱 | 數量(生均臺套) | ||
1 | 基礎實訓室 | 計算機 | |
2 | 網絡實訓室 | 計算機 | |
三層交換機 | |||
路由器 | |||
交換機 | |||
網鉗檢測儀 | |||
3 | 硬件維修實訓室 | 計算機 | |
故障設備 | 30套 | ||
4 | 圖形處理實訓室 | 計算機 | |
投影儀 |
十二、專業師資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和《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的有關規定,進行教師隊伍建設,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專業教師學歷職稱結構應合理,至少配備應配備具有相關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2人;建立“雙師型”專業教師團隊,其中“雙師型”教師應不低于30%;應有業務水平較高的專業帶頭人。
專業專任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師德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計算機應用專業或相應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證書和計算機應用專業相關參加企業實踐和技術服務,積極開展課程教學改革。
聘請計算機應用及相關行業企業的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兼職教師,應具有高級(含)義以上職業資格或中級(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能夠參與學校授課、講座等教學活動。
十三、其他